中南大学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(开放注册)
搜索
查看: 3502|回复: 3

民谣歌曲编配知识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06-10-29 18:41:1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民谣编配预备之一:怎样理解大小调?  
编配吉它伴奏,首先要明确歌曲是大调式呢还小调式,才能确定歌曲的基本情绪,这是一个大方向;好比去一个地方,先要搞清楚大致方向,往南呢还是往北,然后才能选择具体的路线,确定坐车呢还是坐飞机。  
通俗地说,按唱名来讲,以1、3、5 为主干音的曲子属大调歌曲,以2、4、6为主干音的曲子属小调歌曲。(所谓主干音,是指曲子中起支撑旋律的主导作用、出现频率相对较高的一组音符)  
一般来讲,大调式的歌曲具有雄壮、开郎的特性,典型的如我国国歌;小调式的曲子具有委婉、优雅、哀伤的特性,典型地如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》、《橄榄树》等到曲子。 大调式的歌曲和小调式的歌曲在吉它和弦的选用上有不同的要求。
     
民谣编配预备之二:和弦基本常识  
吉它是一种和声乐器,和弦的运用在吉它音乐中有举足重轻的地位,尤其是在民谣吉它中,和弦配置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吉它伴奏的效果。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,民谣编配其实就是和弦的配置。因此,有必要先了解一些和弦的基本常识。
一、什么是和弦  
照一定度数关系排列起来的一组音,称为和弦。和弦中的各音之间是一般三度关系,但也有不按三度关系的。不同的和弦具有不同的色彩属性,可以达到不同的声音效果,这使得和弦的配置成为音乐理论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。和弦一般是三和弦,其从低到高三个音分别称为根音、三音、五音。如果是七和弦的话,就多了个七音。  
和弦的不同功能属性是由组成和弦的各音之音的关系决定的。  
二、和弦的分类及功能  
(一)按音程分  
1、三和弦:由三个音组成,各音之间是三度关系。又可分为大三和弦,其第一、三音之间是大三度,三、五音之间是小三度,如C和弦:1、3、5;小三和弦,三个音之间均为小三度,如Am:  
2、七和弦:由四个音组成,各音之间也是三度关系。如C7:1、3、5、7。还可细分为大七和弦、小七和弦等,不再详述。  
3、九和弦:在七和弦基础上再叠加一个三度音。用得不多,不再详述。  
(二)按功能分  
这种分法直接关系到歌曲编配,故加以详细说明(为便于说明,均以大家接触最多的C调为例):  
1、主和弦   
三和弦的一种,只有过是依其功能命名。是在和弦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和弦。它是和曲子的主干音(参见:主干音)紧密相关的,确定整个曲子的基调。如以C大调为例,其主和弦即C和弦:1、3、5;而A小调的主和弦为Am和弦。  
2、属和弦   
和弦的一种,从其功能来看,对主和弦起附属作用,故名属和弦。其根音是主和弦根音的上行纯四度(四度音中只有一个半音程,这样的音程称为纯四度,因其音响效果是最和谐的,如1到4,在其1、2、3、4四度音程中,只有3、4间是半音)。如C调而言,主音是1,其上行纯四度是5,即G,则属和弦为G和弦:。属和弦有倾向主和弦的特性,这在和弦配置中十分有用,在下面的配置方法中会进一步讲解。  
3、属七和弦  
在属和弦的顶部再叠加一个小三度音即成属七和弦。如G7和弦:。属七和弦比属和弦具更加强烈的倾向主和弦的特性。  
4、下属和弦  
也是三和弦的一种。其根音是主和弦根音的下行纯四度关系。对C大调而言,下属和弦为F和弦:。  
5、副属和弦  
是指除大小三和弦和及属七和弦之外,并且由自然音阶中的音构成的和弦。如C调的F7和弦:。在不太重要的地方用副属和弦代替主和弦,会有意想不到的独特效果。  
6、离调和弦  
此种和弦中含有自然音阶的升降音。如C调的E和弦:3、#5、7,其中#5音是升降音。离调和弦可以大大丰富曲子的色彩。        民谣编配预备之三:和弦之间的基本关系
  
从上节对和弦的介绍中,大家可能已经看出和弦之间是有相互依存关系的,这正是和弦配置的最根本基础。下面就和大家总结一下和弦之间的关系:  
一、四度倾向性
从和声学上讲,和弦之间是有倾向关系的,主和弦倾向于下属和弦,属和弦倾向行主和弦。仍以C调为例,C倾向于F,G倾向C,那么在和弦配置中我们可以采用C--F,G--C的联接,这种进行是很顺的,听起来很舒服。其本质原因是由于根音的倾向性。C的根音是1,F的根音是4,二者是纯四度关系,1倾向4,则C倾向F。可以这么说,所有和弦都倾向以其根音上方纯四度为根音的那个和弦。那么规律性就马上出来了:A--D,E7--A,A7--D等等。  
二、三度倾向性
同四度倾向性类似,三度也存在倾向性,但这种倾向性比四度倾向性要弱很多。如C--Em,Dm--F等等。  
正是和弦间的这种倾向性,以及倾向性的强弱的不同使的歌曲的和弦编配有了起伏的变化,使的曲子的和弦行进体现出运动性,不致于单调。需要说明的是倾向性并不是绝对的,在具体编配中往往有打破规律的做法,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。  
三、和弦基本体系  
相互之间有倾向性的和弦构成了一个和弦体系。比如C大调的和弦体系是以C和弦、G和弦、F和弦为主要骨架的,这三个和弦就可以完成对C大调调歌曲的主要支撑,其中C为主和弦,G为属和弦,F为下属和弦;同样,Am和弦、Em和弦和Dm三个弦构成了A小调的和弦骨架。对于一首歌曲而言,仅用这三个和弦就完全可承担全部的和弦编配任务!当初Gman初学吉它弹唱时,经常是这样三个和弦一配到底,效果还不错呢。当然,要将歌曲编配得更为丰富,还需要其它和弦的配合,但掌握了这三个和弦的运用,和弦配置的基本功就会了,简单吧?
  
民谣编配预备之四:和弦配置的基本方法  
一、确定调式调性,把握歌曲基本情绪  
拿到一首歌曲,首先从头到尾看一遍,把它唱会(不要告诉我你不识谱!)。当然,如果你已经会唱这首歌曲了,那可就省事多了。看看歌曲是什么调,是不是在你的音域范围之内,如果不是,将它调整到适合你自己的调,从而确定歌曲的调性,即是C调呢还是G调呢或者其它什么调,这是最基本的工作;然后,看看歌曲是大调式的还是小调式的,全曲的情绪是温柔委婉的,还是高亢激烈的。这样,你对全曲就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。  
二、配好曲子和乐句的开始和中止处   
接着来看歌曲的开始和终止。开始和终止处一般应配上主和弦,因为主和弦最稳定,可以起到明确的开始、结束作用。比如C大调应配C和弦,A小调应配Am和弦。  
然后来看每个乐句的起始和终止处。一个乐句可以是完整的一句歌词,也可以是情绪的一个小段,我们完全可以将其看成是一段微型面完整的歌曲,因此在它的开始和结束处要有较为明确的表示,但因其只是整首歌曲的一部分,这种表示应比整首歌曲的起、止处稍弱,所以可以配一些半终止式的和弦,即前面讲过的副和弦,当然配主和弦也是可以的。这样,歌曲的基本骨架就搭好了。  
三、确定每小节主要音,配上相应和弦   
下面从歌曲的第一小节开始,看看该小节里面哪几个音最多,哪几个音的时值最长,找出含有这几音最多的和弦作为该小节的和弦。比如对歌曲《九百九十九朵玫瑰》第一小节:该小节1和6就占了音数的一半,且加起来的时值最长,那么1和6是主要音,如果是C调的话,则可以配上Am和弦:,即A小调的主和弦。  
要说明的一点是,确定和弦时,时值的长度要优先于音数的多少,这个道理是显面易见的。比如这样一个小节:|1--75|,7和5占了两个音,是否该配G和弦:呢?不是的,因为从时值上看仍然是1占得时间长,所以应配以含1的和弦,如C和弦:1、3、5等。  
按照这个基本原则可以初步为所有小节确定和弦。  
四、用和弦的倾向性优化和弦进行  
通过上面两步,歌曲和弦的大致面貌已经出来了。但还不够,我们还要用和弦的倾向性来优化和弦的进行。首先,可以在全曲和乐句的终止的前使用属七和弦,以达到更加明确的终止效果。在歌曲的其它部位的主和弦前也可以用上属和弦和属七和弦。以C大调为例,在C前用上G或G7,可以达到完美的终止效果。  
以上几步工作,其实就是将前面讲过的和弦基本体系运用到歌曲中去,使之能充分撑起整个歌曲的骨架,并且将各小节的血肉充实起来,完成整首歌曲的编配。  
五、用副属和弦和离调和弦做修饰  
以上几步的基础上我们还可以根据歌曲的具体情况,进一步用副属和弦和离调和弦进一步美化和声。比如在A弦前可以尝试使用E或E7和弦,很可能会有非常美妙的音响效果。但并不是所有歌曲都可以用副属和弦和离调和弦来修饰的,搞不好的话会有画蛇添足之嫌,要慎用。  
六、前、间、尾奏设计  
前奏、间奏、尾奏的设计对初学者而言较难,在这里就不再多说了,在以后专门对此作论述。  
以上就是给歌曲配和弦的基本方法。
发表于 2007-3-25 13:30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
跟着说说

大概看了看,外行,所以看不大懂....
好了,说正题,我找你,希望你能看到
发表于 2007-3-25 15:32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错的东西
发表于 2007-3-27 19:03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不错顶一下!!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(开放注册)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访问本页请
扫描左边二维码
         本网站声明
本网站所有内容为网友上传,若存在版权问题或是相关责任请联系站长!
站长联系QQ:7123767   myubbs.com
         站长微信:7123767
请扫描右边二维码
www.myubbs.com

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中南大学论坛 ( 琼ICP备10001196号-2 )

GMT+8, 2024-3-29 06:30 , Processed in 0.217073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
Powered by 高考信息网 X3.3

© 2001-2013 大学排名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